自1992年起,愛彼基金會即竭力參與全球性的森林保護事業,採取贊助環保措施與提高青年環保意識等實際行動。
Jacques-Louis Audemars於1992年創立愛彼基金會,目前基金會的董事會主席由他的女兒Jasmine Audemars女士出任。
愛彼基金會贊助由世界各地非營利NGO自主管理的公益專案,以協助當地社群維持環保的生活型態及耕種活動。
我們透過這些公益專案與相關民眾合作,開啓永續發展的良性循環,提高下一代的環保意識,維護前人遺留的寶貴知識,傳授打造永續未來所需的技能。
基金會不再接受新的資助請求。從2024年開始,基金會僅邀請符合資格接受支援的組織提交申請。因此,我們不考慮任何自發的資金請求。

瑞士非政府組織ProAct Network深信,一個充滿熱忱的民間團體,正是可避免具有生物多樣性的環境遭受破壞的最佳防禦。這個信念,引領著愛彼基金會在島國東南方Ranobe的贊助方案。
本方案界定了10個優先處理地區,享有重新種植該地傳統植被的贊助支持。重新整治後的土地收成、生態觀光的普及倡導,以及為作物創造銷售的通路等,都會提高且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

在巴西喜拉朵(Cerrado)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由於採礦活動、火燒地和單一作物栽培而使得草原飽受摧殘。愛彼基金會於是出資,贊助建立家庭式苗圃以及循環式培訓青年農耕者的計劃。
這些行動,是瑞士新教互助協會(EPER - Swiss Interchurch Aid)倡議計劃的一部分,旨在協助這些農家重建生物多樣性的環境,並走出貧困的生活。

愛彼基金會大幅贊助非政府組織一滴水基金會(One Drop)在薩爾瓦多發起的一項全面計劃,該基金會由太陽馬戲團創辦者蓋ㆍ拉里貝代(Guy Laliberté)創立。贊助內容包括種植一萬兩千株樹木,以減緩造成水源乾涸的地表侵蝕速度,並為住家供應新鮮產品、建造200座具經濟效益的木料燃燒爐,同時透過教育工坊,為500名年輕人提供培訓課程。


這個由非政府組織「Humana People to People」發起的計劃,從在哈里亞納邦(Haryana)和中央邦(Madhya Pradesh)的10個鄉鎮建造苗圃開始著手。
由專業的教師團隊,搭配客製的專題來帶領孩童們進行栽種。參加這項計劃的孩童總計超過一萬名。
透過了教師和孩童的活動,成人也成為計劃推動的一分子。
本項目經由「婆羅洲高地原住民論壇」(FORMADAT)組織籌劃:達雅族人(Dayak)需要各方支援來恢復古老傳統的農耕活動,獲得有機認證使他們可以合理的價格銷售產品,並持續守護屬於他們家鄉的生物多樣性環境。
「婆羅洲的幽深之地」項目由印尼和馬拉西亞政府聯袂推出,愛彼基金會積極參與這項計畫並贊助WWF世界自然基金會。

透過瑞士環保協會Aquaverde穿針引線,愛彼基金會贊助蘇瑞(Surui)部落,在五座由此部落管理的苗圃種植超過十萬株的植物。
1968年蘇瑞部落首度與外界接觸,從此開始面臨滅絕的危險,如今部落人數總計僅1300餘人。他們意志堅定地全力行動,以重建先人遺留的森林產業。這正是蘇瑞人結合古老傳統與現代管理的生活方式之基石。

在「Balantacounda漁民與魚商協會」的請求下,愛彼基金會出資贊助卡薩芒斯河(Casamance)沿岸重植紅樹林計劃,以復育水產養殖生態群落。
在這個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的地區,透過植樹復育的土地創造獨立的植物群落區塊,並由五百名孤兒負責照料兩千株樹木,便是本計劃的首要方向。近四十名項目經理培訓了將近兩百名志工,由他們負責協助這些孤兒,並帶領工作小組活動;活動內容當然包括樹木養護,但也包括愛滋病防治宣導、健康和營養諮詢。


這是愛彼基金會參與的首項公益活動。對法國林務員而言,為這座俯瞰摩納哥的岩丘重新造林可謂一項壯舉。1986和1989年的森林大火重創了這一地帶的植被,我們親手在這些陡峭的斜坡上種下六千株高約二十公分的地中海白松樹苗。
為了重塑具有原始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環境,我們在岩壁開鑿深約五十公分的坑洼,以便植入獨立的灌木群落區塊。

地處喜馬拉雅山麓的奈尼塔爾(Nainital)地區,正面臨鄉村人口外移的威脅。非政府組織「Humana People to People」重新栽種了25000株林木與灌木,以防止梯田的水土流失,並藉以活化泉水。此外,該組織還另外安排關於用水管理與重新認識傳統農耕方法的工作室活動。
迷迭香遍植在田邊,這備受都市人喜愛的藥草可為農民帶來額外的收入。
Tapada de Mafra位於里斯本北方,是史上著名的皇家狩獵公園,2004年發生了一場森林大火,將這裡燒成一片灰燼。清理完遍地的焦木殘灰之後,Tapada的負責人在無法自然造林之處遍植林木,其中以軟木櫟樹為主。
火災後,動物陸續返回Tapada這一區域活動,為避免林木再遭受破壞,每株植物都架設了保護支架。如今這區域設置了「愛彼教育步道」,提醒觀者愛彼基金會參與這一自然環境重建曾投注的心力。


1999年12月的一場暴風雨肆虐過後,凡爾賽大特里亞儂宮(Grand Trianon)的庭園滿目瘡痍,僅剩幾棟石砌建築兀然矗立其中。
國家歷史古蹟總建築師帶領其團隊,歷經十年的考察研究,展開一項將庭園還原成1704年景觀的計劃。愛彼基金會和「凡爾賽之友」(Les Amis de Versailles)攜手合作,一同贊助整治庭園的植樹計劃,讓訪客得以一睹凡爾賽宮三角廳(Salle Triangulaire)恢復至1704年原貌的舊日風采。

惠喬人朝聖之路是名副其實的巡迴大學,它對這個民族文化的保存有重大的存在意義。這條朝聖之路位於薩卡特卡斯州(Zacatecas)以東的路段,路途會穿越一些獨特的群落生境,然而此自然生態卻受到都市化和密集農業發展的威脅;有鑑於此,當地政府將此路段規劃為自然保護區,並且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內。

愛彼基金會贊助世界自然保育聯盟(UICN)所發起的計劃,確保在觀光旅遊和永續發展之間取得平衡,同時促使地方居民參與各種活動。得益於本項計劃,專為野生動物群落守護員與導遊所設計的培訓課程因此得以開展,而基庫尤(kikuyu)部落山地也設置了可通行路線的指示標誌。
歐伯訥谷地林園森林博物館(Wood Museum of the Arboretum of the Aubonne Valley)收藏了一系列絕世僅有的古代文物與工具。這家私人收藏館在一個老舊農場創建了全新展區,請愛彼基金會贊助新展地的展櫃。展櫃專用於陳設一系列與製桶業相關的文物,而製桶業則是十六與十七世紀汝山谷極為重要的產業。


「香港保護兒童會」關懷照顧2500多名12歲以下的兒童,他們分散在25個專門機構中。
在1998年12月舉辦的一場盛大晚宴中,協會募集到足夠資金,得以進行一項有關森林保護的孩童教育計劃。1999年春天,孩童們參與了在協會土地上栽種「屬於他們自己的樹」的植樹活動。在香港這個過度都市化的城市裡,這些極為珍貴的綠色空間已成為人們放鬆休憩的好去處,而兒童們也可在這裡觀察公園樹木逐漸枝繁葉茂的成長過程。
日內瓦「救助兒童」(Aide aux Enfants)協會為哥倫比亞的街頭流浪兒設立了七所收容之家。該協會每年都會發起集資,來贊助這些收容之家的活動。
愛彼基金會參與了贊助,而建立兒童環保意識的一系列課程計劃,也將因此在協會管理的七所收容之家展開,這在哥倫比亞境內是前所未見的行動。


為了紀念愛彼錶廠成立滿130週年,愛彼基金會出資贊助栗曙(Risoud)森林「探索步道」的開發計劃,此森林位於汝山谷,隸屬該地區的自然瑰寶之列。這條路徑從一座森林小屋出發,沿途設置10個資訊告示板,介紹優美的栗曙森林特有的動植物群落生態和地貌,讓到此一遊的人們得以進一步認識這座森林。

位於布朗克斯區的紐約植物園內有一座佔地16公頃的森林,它是幅員遼闊的原始森林被開墾為城市用地之後餘留的一部分。愛彼基金會透過對一項保護專案的資金贊助,而使這個倖存於都市核心區域的生態系統得以獲得還原。

邦世達國家公園(Pang Sida Park)自1982年創立以來,附近的居民便目睹了過去屬於村莊的腹地空間逐漸地在喪失。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泰國分會為六十多名自然公園守護員、村長幹部和教師推出一項規模龐大的培訓計劃,旨在建立溝通管道,並倡導環保意識。
針對這項長遠計劃成立了一個指導委員會,這不論是對村民還是公園豐富的天然資源而言都大有裨益。
1999年12月,一場暴風雨過境瑞士侏羅州(canton of Jura)的阿茹瓦(Ajoie)地區,幾乎將所有高木果樹連根拔起。如果不立即採取緊急行動,許多當地原生樹種將瀕臨絕種的危機。有鑑於此,愛彼基金會贊助植物園栽種了80棵原生樹種,它們代表著珍貴無價的植物基因庫,由此得以繼續捍衛鄉土植物品種,使其免於滅絕,這對保育侏羅州地區果園本具獨特的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


教育孩童保護潟湖環境的首推計劃以法國塞特(Sète)附近的拓湖(Lake Thau)為標的。

透過愛彼基金會的資助,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International)北京分會的培訓中心已訓練出300名青年保育領袖。
愛彼基金會為紀念創立十週年,特別贊助首屆「常綠闊葉木森林文化國際研討會」。這場會議除了為熱帶森林專家提供交流機會以外,也安排了提高兒童環保意識的活動,並佐以教育性著作的出版計劃。
孩童分團組隊在會場親手植樹,並參與關注自然環境的工作室活動,這些小組課程隨後開放給所有對此議題有興趣的學生參加。


瓜拉雪蘭莪自然公園(Kuala Selangor park)佔地超過320公頃。這個紅樹林保護區吸引了無以計數的候鳥,它們在遷徙途中將此地視為安全的棲息之地。
為了舒緩訪客對此地生態環境造成的壓力,在公園管理單位的請求下,愛彼基金會出資贊助,為整座公園設立指示標誌。
阿蘭藤黃(Allanblackia)油來自同名熱帶植物的豆莢,普遍用於食品和化妝品工業。 當地居民目前並不使用這種油。 它能取代一部分的棕櫚油,也代表著農村社區資源多元化的潛力。


在瑞士汝山谷,放眼望去看不到任何高壓電纜:愛彼基金會首先資助汝拉湖周圍設置地下高壓電纜的工程計劃。隨後又贊助穿越歐爾布(Orbe)河谷國家高山濕地重地的中壓電纜地下化工程。
為了慶祝愛彼錶廠成立125週年,品牌舉辦了一場內部員工創意競賽。競賽獎金由愛彼公司負責捐助給十家一直致力於協助處境艱難的孩童機構。
其中包括越南芹苴市街頭流浪兒營養供給中心、瑞士汝山谷的兩家機構(一家托兒所和一個多重殘疾兒童照護中心),以及法國專為罹癌兒童安排登山活動的非政府組織「A Chacun son Everest」。

與森林重建以尊重為基礎的和諧關係

致力捍衛高基(Kogi)印第安人權益的非政府組織Tchendukua,購回了一些原屬於高基人的土地,而愛彼基金會則資助12戶高基家庭遷入其中,以求安居落戶。
面對過去密集農耕所造成的土地干涸及污染,以及在掃毒行動中使用落葉劑而形成的土壤沙漠化,這些返回故土的高基人面臨了一項重大使命:重建土地的生物多樣性。
桑冉農業學院(Changins School of Agriculture)成立了一個供應製桶業的原產橡木系列,並請愛彼基金會贊助創立「Terroir chêne」橡木產地標籤。每一棵橡木只要是用於製桶業,售價將比用於細木或建造業的一般橡木價格高出十倍,這個標籤將有助於保護瑞士的橡木林。


繼厄瓜多原住民團體(Shiwiar和Zaparas印第安人)提出訴求:渴望尋求保育當地具有的生物多樣性環境,並由他們自主提升土地利用價值後,在非政府組織Arutam的監督下,愛彼基金會出資贊助了在20個村落培訓生態環境守護員的計劃。這項培訓計劃經過厄瓜多政府當局認可,並根據當地現行規定,將這些村落所在森林地列為「民居森林保留區」。

在愛彼基金會的贊助下,「Selva Viva叢林保護號」橫越秘魯境內的亞馬遜雨林,為沿河而居的印第安人——他們是亞馬遜雨林最重要的守護者——提供援助。
這艘船是在法國非政府組織ARUTAM的安排下,由伊基托斯(Iquitos)當地的失業工人採用傳統技術建造而成。
該船除了執行清查與檢驗傳統藥用植物的科學任務以外,也負責促進印第安人村莊之間的互動交流。每年並有數月時間會安排互助觀光旅遊項目,所得收入則用於這艘船的業務開發活動。
愛彼基金會贊助世界自然保育聯盟(UICN)發起的計劃:成立合作社,以增加養蜂人的收入為目標。透過這項計劃,合作社得以設立工作室,製造已隨時間流逝而逐漸式微的傳統蜂箱。養蜂人將可改變過去數十年來砍伐樹木採蜜的做法,重新改用不破壞森林、從蜂箱採蜜的方式。

「時光花園」帶領訪客走進時光隧道,穿越侏羅山脈(Jura mountains)兩千萬年來的歷史風光。
「時光花園」是為大眾參觀開放的教學公園,旨在向大家介紹汝山谷(Vallée de Joux)從古生代開始的地質演變,及其動植物群落的生態;以及該地區最早的「居民」——1969年被發現、大約死於一萬六千年前的一隻猛獁象。
愛彼基金會為整個教學公園的計劃提供贊助。